当前位置:首页>>精品资源>>教师作品>>鼓励信任润花朵
教师作品

鼓励信任润花朵

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亳州九中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鼓励信任润花朵
2012-06-29 10:16: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鼓励信任润花朵
                                                 蒋一秋                                                                        
教学工作中,不少老师重智力培养轻感情教育,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交流少,缺乏情感教育,对学生缺乏鼓励和信任,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缺乏信任和鼓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认为信任和经常鼓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身心才能健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一、用信任和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
乐观真诚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强烈的有自尊心,只要不扭曲孩子的天性,相信尊重孩子,他们就一定会健康生长。对于学生们某些习惯性小毛病,老师应该适时提醒,想方设法,尽心尽力、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能在众目睽睽下批评学生,伤害学生幼小心灵。教师不应说:“我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你看XXX,怎么不······之类的话”,应该用其他方法引导孩子学习、游戏、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我班的王岗、陈志伟、蒋成玉三个学生,学习成绩都很好,但字写得非常潦草。我私下给他们谈过好多次,但效果不大。为了能让他们写好字我想出了“展书法”这一主题班会。在周五班会上我说“同学们今天这节班会我们来一个露一手的作品展。” “展露哪方面呢?”学生们问。“请同学写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或一句名人名言。写好后,贴在我们班的后黑板上。我们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获一等奖者,奖硬皮本一个,获二等奖者,奖软面抄一个,获三等奖者,奖水笔一支,获鼓励奖者,奖练习本一个,只要你的字比以前进步了,你就能获得鼓励奖,认真写。”我说话时,我故意注视他们三个,以此鼓励。好胜心促使学生们写字特认真,他们三个也不例外。结果出乎意料,王岗的字获三等奖;蒋成玉、陈志伟的字获二等奖。三个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我趁此机会在班内表扬了他们,并使孩子们懂得不论做任何事,只要认真做,不怕难,都会做好的。写字训练,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此后,这三位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工整。
二、用信任教会学生做人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班主任的我,我时常陷入深深的思考,思考学生的发展,思考育人的方法。
我班有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虽然他理解能力比较强,成绩并不差,但是对学校的行为规范却不屑一顾,常影响班级纪律:上课捣乱,有时偷拿别人东西,下课欺负同学,有一次甚至用剪刀把同桌戳得鲜血直流……许多同学都不敢和他一起坐。而对我的批评却根本不接受,反而愈是批评他愈是倔强。
为了全面了解他,我对他进行了家访,结果发现他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比较武断和暴力,他缺少家庭的温暖和自信。家长对他特别严厉,稍有不好的表现就遭到打骂,他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我为孩子的处境难过,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我先跟他的父母沟通,要求他们以后多鼓励、少打骂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自信的笑容、健康的心态。而我在学校里也改变了自己对他的教育方法,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有时找他亲切地谈会儿话,有时看他铅笔丢了就送他一支……让他感到老师是可亲的,从没有瞧不起他。就是他犯了一些错,也只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其次,对他施予足够的鼓励——让他对自己有信心。我告诉他,除了在纪律方面落后外,他有很多优点,不亚于别的小朋友。为了恢复他的自信心,我常抓住机会表扬他。享受到了来自外界的肯定,他有了较大的改善。再次,我信任他——让他感受到自我价值的重要。孩子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我最恨老师派人来管我,叫我一定要如何如何……”。“童言无忌”啊,这说明充分地施予学生关爱和信任,是促使自我教育的关键。信任可以滋润枯萎的幼苗,信任可以振奋人的心房,信任可以升华人的思想……我的第三步,就是把“信任”给他,平时有意地让他为我做些小事,因为能为老师做事在小朋友眼里是光荣、又令人羡慕的。慢慢的,他开始有了转变,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了,打人、吵闹的事少了,和小朋友的交流多了,并且关心班级,能主动为大家做事了。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改变啊!
从他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让我清晰地意识到:老师的鼓励和信任累积到一定的量定会引起质变,促成学生自我激励,从而铺就成功之路。
  • 用信任鼓励让孩子知错改错
行规偏差生一般自制力差,从而影响到学业,有时甚至产生自甘落后的心理。如果在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行为的负面评价多,常用责备、训斥对待学生,学生的心理自责就会强化,并逐步在自己心理上凝固成一种本非事实的事实,那就是自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学习落后的孩子,导致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学习中处处胆怯畏缩,因此而更落后。在班集体中,我总是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一旦他们犯错,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相待,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孩子们犯了错,最怕的就是被批评和通知家长。作为老师,对于犯错的孩子,千万不要情绪激动,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仔细查找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坚决杜绝严厉的批评。
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大胆吸收行规偏差生参与班级管理,慎重地向他们委以重任或独立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或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重任的方法不失为转化行规偏差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班上蒋成虎同学成绩差,常迷恋于游戏机房,喜欢打乒乓球,而且是一个绝对的小乒乓球迷,只要有一点空隙,他都不会放过去打乒乓球或观看乒乓球比赛。他为此经常迟到。其家长和我谈孩子的情况时表示了他们的无奈。我一方面要求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另一方面主动和这个孩子接近,并且从不提他的过去,而尽力寻找他的长处,一旦发现就及时表扬。如因他在一次劳动中表现积极而要他负责包卫生区的劳动,因他一次数学考试及格而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指出他的成绩是真实的,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相信他。从此,他信心大增,在学习、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由不及格到及格,并能自觉遵守纪律,全班同学一致评选他为“进步最快的人”。
    教学中,当发现学生无故旷课的时候,教师切忌情绪冲动,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学生进行训斥,要多交谈,少批评,弄清原因,对症下药,教育学生。
二、信任鼓励使孩子进步
高分数是学生追求的目标。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自己美好明天学习。成功的标志不是得到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后获得的喜悦和成就感。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愉快心理和成就感。
记得我接五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时,孙越强考了56分,当他知道分数后,第一句话就是:“唉!这次又没考好!”下课后,看着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把他叫到一边,摸着他的头说:“分数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经努力了。这次没考好,可能是你的学习方法没有用对,一会儿我们一同分析一下你的试卷,看看是哪方面的问题。”他听后,感激地看着我说:“谢谢老师。我一定照你说的那样做!”通过试卷分析,我帮他查找到没考好的原因是粗心。为了能使他改掉粗心的毛病,我多次让他在黑板上演算,别人做过题后我又让他当小老师去批改。写作业时只要他一有进步,我就写一些鼓励他的话,慢慢地他有了成就感,不管是写作业时,还是上课,他都很细心很专心。并且,课外时间还帮助不如他的学生。到期中考试时,他的数学考出了87.5分的好成绩。考出了好成绩他高兴的直蹦,快乐到极点,考试后经常低垂的小脑袋高高的抬了起来,走路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家长为他高兴,我也为他高兴。 
总之,教学工作中,我们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通常不是小学生智力因素,可能是我们对学生不了解,学生缺少信任、鼓励和关爱。我们应努力优化师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信任和鼓励孩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正自己的教学目标,如此我们才能有效地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蒋一秋
                                          2012.06.26
 

Copyright©2018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