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育 |
2012-06-29 11:14:46 来源: 评论:0 点击: |
看过一篇文章,讲一个银行的首席分析师老杨到印度出差,无意间从他住宿的宾馆里看到对街有一个小乞丐,在来来回回地向路人乞讨。经过一个小时的观察统计,该分析师得出一个结果——那个小乞丐平均要乞讨六十八次以后,才有一次成功地得到施舍的机会。 看到这个结论,你有什么感想?我是难过至极!不可想象这个小乞丐要有多大的恒心与毅力,在遭受这么多的失败后还有勇气伸出手去求乞!想想日常生活中的你我,能经受几次挫折后还能从头再来?说到这儿,再谈谈我们的学生,天真的孩子,因为调皮、因为贪玩,接受n次的批评教育,还依然天真烂漫的笑着说“老师好”!换作我们,又会如何? 常教育学生说:要自尊、自信、自强,并且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怎样自己去挣面子?要那个不能自食其力的小乞丐如何不伸手乞讨?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子去拥有成年人所拥有的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那样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分析师老杨体会到小乞丐没有尊严的痛苦,工作得心应手、收入颇丰的他,对任何奢侈的东西都失去了兴趣,他常到一家专门照顾穷苦老人的单位作义工。他不是做服务,而是做侍奉!因为他知道,穷人最需要的不是面包,而是尊严!自从老杨去侍奉老人后,老人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改善了许多——这位义工自掏腰包给他们换了漂亮好看的瓷碗、茶具,新的床单、被套,更是让他们高兴异常!老人们精神好了,受尊重、得关爱的幸福洋溢在他们脸上。单位不仅省了好多医药费,管理工作也更好做了。 我们的队伍里还有多少人沉溺于分数排比、功名利禄之中,而忽略了学生的尊严啊!老师们只注意到优秀学生的面子:稍稍批评两句或受到一点挫折就会哭鼻子,让你看了心疼。岂不知常挨批评的孩子笑脸背后又隐藏了几多的伤心无奈。一次次的指责,磨灭了他们的自信、抹杀了孩子的进取心。他们看似“无所谓”的自嘲背后,是没有尊严的伤心无助! 让我们放下高高在上的“师尊”姿态,弯下腰、蹲下身子与孩子倾心交流。理解孩子们的天真调皮,谅解他们的“搞坏”行为,尊重这一个个鲜活的小个体,还孩子尊严,以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爱的教育,相信这对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亳州九中南利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