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修海燕 |
2012-11-22 09:33: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
《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亳州九中 修海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二、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1、感悟地球的渺小: ⑴ 指名读。 ⑵ 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2、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⑴ 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 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 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 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⑵ 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 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 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 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3、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⑴ 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 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 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 (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 指导朗读。 ⑵ 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 (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三、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写话举例: 地球妈妈谢谢您,因为您用宽大的胸怀养育了人类,养育了一切生命。地球妈妈对不起,我们不但没有珍惜您,还无知无情地毁坏您,给您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人类啊,不要乱砍乱伐,不要随意开采、随意毁坏资源了,不要滥用化学品了,再这样下去,世界的最后一滴水会变成人类的眼泪啊! 我想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让水龙头白白流水。不在房间里时,不要开着电灯、电视,不要把没用完的笔记本扔进垃圾桶。因为地球妈妈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后代着想 板书设计: 只 有 一 个 地 球 美 丽 壮 观 非 常 渺 小 资 源 有 限 不 能 移 居 保 护 地 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