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心理疏导案例
实验小学四一班 杨琛
地震不仅大肆破坏各类建筑,对人的生理、心理破坏更加巨大!那么面对地震后学生的心理恢复更是刻不容缓!以下对本班一名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相关案例。
案例对象:实验小学四一班某学生
性别:女 年龄:10岁
性格特点:胆小、娇弱,地震中因受到惊吓,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离开家长身边,随时处于恐惧中,常有不自觉的恐怖幻想,加之余震影响,对该生的影响更大。
心理疏导过程:针对学生的相关情况,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通过讨论拟定了心理疏导策略,决定采取交流沟通、引导参与、家校配合等方法使孩子走出地震阴影,重拾往日快乐。
1、班主任与辅导员分时机找孩子交流,目的是了解孩子心中所想,并从老师方面给学生鼓励,给学生正面的力量,让她感受到从老师处传递的温暖。
2、引导同学多与她交流、互动。尤其让好朋友多与她说些轻松的话题,共同游戏。
3、引导该生多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会让孩子暂时忘记恐惧,对心理疏导很有帮助。尤其是让孩子多参与自己擅长的活动,从而获得成功感,占据恐惧的心理。
4、积极与家长配合。每日与家长沟通,统一疏导方法,交流心得,不断从多方面给孩子鼓励、帮助、关爱,让孩子重拾往日快乐。
5、正面讲解地震。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辅导员讲解地震知识,反复交流防震知识,避震方法,组织学生参与防震演练,逐步化解学生的恐惧心理。
心理疏导结果:该生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下,逐步恢复了正常心理,偶尔仍有一些恐慌反应,但已在帮助下渐渐减弱,家校的配合仍在持续中。
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