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教师心得>>运用迁移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心得

运用迁移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2013年01月23日   来源:雨城区实验小学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运用迁移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雨城区实验小学     赵艳

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能“由此以知彼”,即先学习对后学习的促进作用(正迁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迁移规律,把各部分的知识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当然,具备了良好的迁移条件,不等于迁移活动就一定能发生。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促新

           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即连接点。围绕这个连接点,精心安排复习和基本练习的内容,并适时引导学生以旧探新,主动探究,多挖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来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时,课前引入提问:比的意义是什么?比和除法,比和分数有什么联系?除法和分数中各有什么性质?它们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联系起来猜一猜,在比中可能有什么规律?

           1  ÷ 2 = 2 ÷ 4 =  3÷  6

     1/2 = 2/4 = 3/6

1         :2  = 2 :4 = 3 ︰ 6

     结合前两个等式,利用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第三个等式。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上两个性质,尝试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      

           提问: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那么比的后项有什么特殊规定吗?聪明的学生一下就能猜到:比的后项不能为0。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样,既容易突出重点,并且更好地突破难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迁移顺利进行。

          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学习中的迁移能力也就越强,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就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认识有阶段性,不要操之过急;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样,抽象概括才有基础。同时,还必须与具体事物相联系,通过抽象和概括形成某一概念或原理后,要注意结合原有知识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抽象概括。

    三.利用类推学新知

     类推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是根据两个不同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推出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

       如:在已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三角形面积。具体步骤:

(一)明确任务后引起注意 1 、你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吗?(不会,还没学)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还记得吗?这节课,老师看谁最能干,最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对于有困难,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四人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二) 汇报推导方法  你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 1 剪、拼(或割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2 找新旧图形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3 根据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

        四 创设情境促迁移

     教师应以学生现有思想水平为依据,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如对于现有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提出: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哪些学过的图形?对现有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你能用 一个三角形剪拼成哪些学过的图形?这样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迁移的差异性,从而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五 变式练习,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渗

透和拓展

(一)练习设计要紧扣新课

            如:王奶奶要开垦一块菜地,她很想知道有多大,以便买菜种,却不知面积怎么算。你能帮王奶奶一个忙吗?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很快就进入状态。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菜地近似三角形,要求三角形面积,需知道哪些条件?强调所量的底和高一定要对应。最后利用公式,算出地的大概面积。

(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

           在学生熟练记忆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的前提下,练习要体现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如 在一个三角形中,出示一组底和高,再出示第二条底,求第二条底所对应的高。教师可适时提醒学生,同一个图形面积一定。

           (三)练习设计有拓展

           有些学生接受知识非常快,总是不满足于书本知识。教师课前备课要备出层次,可准备1~~2道拓展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迁移规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有很大的提高,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真正达到“授之渔”而非“授之以鱼”。

社区通行证

Copyright©2018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