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心理疏导案例
四年级二班
地震,残忍的毁坏了我们的家园,侵吞了我们的财产,更夺走了亲人的生命。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会给心理留下深沉的阴影,影响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对他们的心理辅导是刻不容缓的,以下是对班上一名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案例:
一、基本情况:
朱雅琴,女,10岁,在地震中经历了惊吓、逃生、得救的过程,造成对地震的担心、害怕,久久不能缓解,以至于注意力不集中,晚上不敢睡,睡着后多梦又易醒。母亲刚过世不久,父亲忙于工作,只和姐姐在家,很是害怕。
二、分析思考:
她属于4.20芦山地震后心理创伤后应急障碍的正常反应。 她对生活有担心、害怕等负性情绪,自己不能化解。但时间短,问题没有泛化,情绪反映不强烈,所以应该是一般的心理问题。通过引导其倾诉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使她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对地震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能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三、帮助方法:
一)、热情谈心,引导情绪的宣泄:孩子在地震中受到了很大的惊吓,由于母亲之前过世,父亲忙于工作,姐姐只能是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的恐惧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所以心情压抑,为此,在主动和她谈心的时候,尽量引导其朝着乐观、积极的方面去看待这次地震所带来的灾难;同时,鼓励她讲出当时的场景,说出心理的害怕和恐惧,主动的去面对并化解对地震的恐惧。
二)主动帮助:在交谈中,询问遇到的学习和生活困难,主动提出帮助,让孩子感觉时刻有人关心着、爱护着自己;同时,建议孩子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主动的去社区或者是临时安置点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因为自己年龄小,可以做一些卫生打扫。
三)诚恳鼓励:发自内心的鼓励孩子正确面心理对地震的恐惧,并且鼓励她走出阴影,积极的面对生活,乐观的学习。
四)一起活动: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她平时喜欢的游戏,比如跳房子、脑筋急转弯,分散对地震的紧张情绪,缓解她的心理压力,平复心情。
五)学习防震知识:共同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的防震知识,让孩子能在面对余震的时候不至于慌乱,树立正确、从容面对地震和余震的心态。
六)与家长沟通交流意见: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毕竟孩子在震前不久刚失去父母,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只有父亲的关心爱护才能给她安全感和无尽的信心。
四、辅导结果:
该同学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虽然在余震时候偶尔有一些恐慌,但是相比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也能正确认识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