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学园地>>语文教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探讨(川师雨城附小 杨洪萍)
语文教学

三年级习作教学探讨(川师雨城附小 杨洪萍)

2014年12月09日   来源:雨城区实验小学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师培中心的老师们给我这次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同学习、互相探讨的机会,谢谢您们!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三年级习作教学探讨》。

2012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

习作的阶段目标有如下六条: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从以上目标中所使用的词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中段习作的要求是比较低的,氛围是宽松的。所以,我们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应该:

一、准确定位,抓住重点。

一、二年级的习作是写话(一年级会写一句话,二年级会写几句话);三、四年级就是写片段(三年级会写一个片段,四年级逐渐分段写);五六年级学生写完整的篇。三四年级的习作也叫“放胆文”,在具体指导时,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孩子写出来有意思就可以,不一定要求要有意义。重点要是他们真实的内心的表达。不要拔高要求。

课标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我们在确定具体某次习作教学目标时不要贪多,应该一课一个训练点、突破点,在确定本节课的训练点时,要懂得取舍(找出其他习作不可替代之处)、敢于取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皆如此),找准教材的重点以及学生的最近发展点,进行课堂习作指导时,直奔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指导 。

如:上两节课例,两位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这一重点,

抓住说过程、写过程进行片段训练。有些同学能力强些,水平高些,写得快些,可以在将过程写清后补头尾来进行分段表述,由片段上升到篇,有些同学没时间补,也不强求。

二、习作教学应是引导学生由说清(口语表达)到写清(书面表达)的过程。

1、在说中引导突出重点。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起着引领、示范、点评的作用。当习作的重点了然于胸后,针对学生的说,教师就要向该说(写)具体的纵向上引导,如:

 

将细节放大、来点特写,只有当孩子把整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说清晰了,他才能够写具体。

2、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相机给学生提供些拐杖。

在引导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着痕迹地给学生一些拐杖。如:

 

“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将过程表述清楚;还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用得着的词语,供学生选用,如        ;也可以给例文,供孩子学习、借鉴,甚至是仿写,如        。老师提供的这些拐杖,相当于给孩子搭了一梯梯台阶,有效地降低了孩子习作的难度,消除了他们对习作的畏惧感,不至于出现动不了笔的现象。

在进行习作指导时,教师尽量别出现太多条条框框的要求与限制(如统一命题、字数要求、人物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少出现专业术语,以免吓到学生,让学生生畏。

3、课堂上留足写的时间。

教师的引导尽量少而精,课内留下足够的让学生写的时间,这个足够是由当次习作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现状决定的,我是以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为准。个别快的与慢的或是想多写的灵活对待。如:

 

4、学生写时,老师要巡视。

    老师巡视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写的进度,可以挑出优秀的习作,也可以帮助学困生,对于个别懒散调皮的学生也有督促的效果,学生写不起的字老师也可以帮忙写写。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我觉得应尽量保持教室内的宁静,让孩子的思绪不被打乱。所以对于学生写不起的字可以写拼音,当老师走到跟前时才可以小声询问,同时老师指导学生时也尽量小声,以不影响到其他同学为准。当然这种宁静也并不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我倒是赞成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不过,音量一定要把握好,千万不可太大。

三、选材适宜,充分激趣,要让孩子有话可说,还要充分激发其想说要说想写要写的欲望。

1、灵活地使用教材。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时因地制宜地使用教材,如果习作要求脱离了本地学生的实际(我国地域广,各地差距大,教材难免有其局限性与不适用性),教师可作适当的调整与变动。要让孩子有话可说可写,这才能保证孩子写的是真实的。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应是真实思想的负载,真实情感的沉淀,真实自我的释放。

正如一位教育家之言:“在学校,不要搞空洞的词句训练和空洞的思想教育,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语言,经常地、毫无激情和光泽地从学生那里脱口而出。”“应引导学生去体验、珍藏、表达心中的真情,并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爱,懂得爱,去爱!”    如《公园一角》,可补充些,《校园一角》、《小院一角》等,供孩子选择。

2、整合教材,自主调整、补充。

现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排的,我们在教学前心中要有数,本组的重点训练点是什么,由哪些课文组成,要达到什么目标,习作是什么,要提前布置学生作哪些准备,哪些内容我可以调整一下教学的顺序。如第一组文章中

 

3、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激趣。

我们都知道,作文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教师要做的就是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以活动、游戏、讲故事、提供学习伙伴等等方式引入都可以,要不拘一格,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要使出我们的浑身解数,尽我们所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力争达到学生不写都不行的最佳程度。

如:

 

4、教师评价要唱响激励的主旋律。

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叶澜语)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家,而我们成人也不是评论家,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教师无论是言语评价还是批改习作,都应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不吝啬我们的鼓励和赞美。

如:

四、教师要多提供平台。

1、多提供练笔的平台。课内外都需要多练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1)写日记。帮助捕捉素材,据节日,大型活动运动会、春游等,据生活中的趣事如(《飞进教室来的蝴蝶》《操场上溜冰》,生活中的变化《我校改名儿了》《我班来了个新同学》,天气《终于下雨了》,季节《春天来了》《我找到了春天》等等。推荐选材新颖的习作班上交流,引领。课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存在差异,但不能因学困生完不成,老师就不要求,让学生选写也成呀,教师利用表扬、积分、发奖等方式激励,激励多动笔,如旧本子换新本子。邀父母参与习作,如黎哲成《黄山奇石》。其他的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长期坚持,孩子也会捕捉素材了,因为他学会了用心生活。日记的批改:

(2)课内练笔。及时训练。充分与阅读教学联系,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提供课内练笔机会。如《荷花》一课的二三四自然段仿写《油菜花》,如《燕子》中第一段仿写一种小动物,如《和时间赛跑》读后感、珍惜时间或浪费时间的故事、我跑赢了时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写《我身边的雷锋》或是仿写一节,《我不是最弱小的》后就以此为题,还有续写仿写《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泉水》《拍手歌》等等。只要老师有心,练笔机会无处不在。

2、多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如写完后的交流,互相欣赏,互相批改,推荐优秀习作班上交流,汇集成册,推荐到广播站,荐稿到刊物,参加竞赛等等。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且尽量是更高层面的成功。

如李玉琦

五、在习作教学中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教给方法,随时提醒,表扬好的。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三年级的孩子开始使用钢笔写字了,老师要细致地、针对孩子手脏、笔漏墨、不会处理的情况给予方法上细致的指导。让孩子掌握方法,保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要重视习作的修改,教师要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方法,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让孩子在修改中也尽量保持卷面的整洁。别认为反正是草稿,可以乱涂乱画,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无所谓的坏习惯。而真正到考试的时候,很少有先打草稿再誊抄的,基本都是一次定稿。所以,虽然说是打草稿,修改时也要尽量保持卷面的整洁,如果学生修改后的草稿也不乱,那就不用再誊抄,这样既可减轻负担,也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以上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几点浅见,其中定不乏有不足甚至不对之处,真诚地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社区通行证

Copyright©2018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