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教师心得>>课堂上的“改革”
教师心得

课堂上的“改革”

2013年01月23日   来源:雨城区实验小学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课堂上的“改革”

周丽萍

第一天跨进实验小学大门的时候,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孩子,就觉得我来对了地方。我喜欢这些充满童真、心灵纯洁的孩子。可是,这样的感觉却在我开始上课之后,慢慢的起了变化!

这学期我任教的是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这一科。第一天跨进教室,这些小朋友,完全不给面子,讲话的讲话,追跑的追跑,说笑的说笑……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了一个隐形人,不理会我。我连续喊了好几遍“静习”,课堂才慢慢的安静下来。第一堂课,简直是失败之极,内心全是挫败感。虽然之前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醒我:“给低段的孩子上课,主要是注意课堂组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尽量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使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困难重重。

话说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课堂的中心环节自然就是“听课”。可是,这样乱糟糟的课堂怎么听课呢?虽然,是一门品德课,但是,我还是想让孩子们能专心听课,真正的学到书本上传递给我们的小知识。所以,就给课堂来做了一点点“改革”。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给自己的课堂“改革”的:

一、言传与身教结合

品德课在低段的课程中不算是主课,孩子们的心目中也觉得这门课无关,所以刚开学的时候,每节课上课,我到教室的时候,孩子们都没有做好上课准备,更有甚者,下课疯玩,直到上课铃响,才摸摸索索回到座位,才想起要去上厕所。一开始,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大发脾气,大声呵斥。可是,这些“小魔王”个个都不吃这样一套;于是,是又改用“怀柔策略”,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教育他们应该按时回教室,等待老师来上课。可是,说的口水都干了,最后还是收效甚微。在孩子的心目中,这门课就不重要,难免他们会如此对待。看来我要努力的地方还多啊。从那之后,我改了战略——从我做起,重视这门课,言传加身教。预备铃响我就进教室去,自己做好上课准备并督促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去厕所方便,回来把上课要用到的书、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静习,等待老师上课。我先自己要重视这门课,才能带动孩子们啊。同时,还给他们制造一些“比赛”:“第一组的小朋友最乖,已经全部做好了课前准备,开始静习了,其余小组的要加油哦。”慢慢的,孩子们养成了预备铃响就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静习的习惯,也渐渐的有了上品德课的意识。

二、适当的调整上课内容

拿到品德书的第一天,我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样来上!我自以为是的认为:一本书全是图片,这些内容,小朋友完全自己都能看懂的,没有什么可以讲的内容。所以,刚开始我就是带着孩子看这些图片,然后随便的讲解一下。可想这个课堂效果是相当的不好。我自己也发觉了,课堂没有什么吸引力,动手的地方少,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讲话、不遵守课堂纪律,我简直抓狂。这个课要怎么上呢?无奈之下,我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他们非常热心的给我出主意。他们建议我可以增加课堂上的动手环节,让孩子“有任务”,学习“有目的”,而不是“空想”;另外,由于是低段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而且很容易就受到周围发生的“无意注意”的影响,导致注意力转移,所以,在上课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还可以做一些能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活动,比如可以说一些提醒坐正、集中注意力的话语,或者是做一做简短的手指操、拍手游戏等活动。这样就容易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有了这样的“法宝”,便将课堂“升级”,不再单纯的要求孩子安静,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穿插进一些小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上中的“活动”,让孩子们多动手。这样一来,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而且不用我和他们拼声音!心情也变得愉快了。

三、弹性的“课堂时间”

有一天,在预备铃响了之后,大家静习的时间,有个孩子举手,我示意他走上讲台给我说。我以为他又是要提出上厕所的要求,本想好好的教育一下他的,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却对我说:“周老师,我有一个要求,可以给您讲吗?”我点头,说:“可以啊。什么要求?”他说:“我们今天的作业好多哦,这节课能不能留一点时间给我们做作业啊?”我沉思了一下:难得这些孩子这么爱学习,我何不将计就计呢?我示意他先下去,然后叫“坐正”。孩子们坐正之后,我说:“今天的作业很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老师,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做作业好吗?”我说:“这个,就要看你们的表现。”这些孩子何其聪明,有一个同学就举手了:“那我们认真听讲是不是就可以呢?”我微笑着点头。心想,反正每节课都有强调他们要认真听讲,为了整顿课堂纪律花时间,那如果这些孩子真的就能为了做作业而安静的认真上课,省下来的时间给他们做作业以提高成绩,这不是“一箭双雕”吗?而且,低年级的品德课教学不就是要求对孩子进行生活常识和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开始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现在孩子主动给我提要求,这不正是他们主动分配时间、管理自己的表现吗?于是,我说:“好啊。我可以给你们十分钟,但是这段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变化的。一个同学讲话就扣1分钟,直到扣完为止;当然,如果你们回答问题非常精彩,那就加1分钟。”孩子们一听,兴奋了,纷纷表示同意。我也在心里窃喜,因为这个时间的加尺度是肯定在我的掌控之下,而减的尺度又能刺激孩子们遵守纪律。之后的每节课,我都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10”,然后开始上课。没有想到,整个课堂纪律出奇的好,而且学生注意力很集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课文内容完成的时间缩短了,质量却提高了。尝到一次甜头,我变试着在别班推行,结果收效也很好。真是令我喜出望外。

一学期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在教学经验方面的收获颇多,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向前,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我也一定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多学习,多研究学生学情,争取能在教师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上一篇:课堂上的“改革”下一篇:父母的爱
社区通行证

Copyright©2018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