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十月下旬我有幸上了一节雅安市举行的习作教学研讨课《续编童话故事》,这是一节习作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产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同时初步学习编写童话故事的方法,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合理续编一个童话故事。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听取有经验的赵校长、陈组长和同教研组的老师的宝贵意见,并结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听、说、写中内化语言的深情,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收获做人的哲理和习作的热情。在作文备课时,我查阅了诸多的相关资料,应该说深受启发,几经推敲后,反复斟酌,形成了本主题的习作教学设计。上完这堂课,感觉有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一、创设轻松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激趣的形式要实用又巧妙,不能纷繁而复杂。最初我的引入是直接把习作的主人翁说出来,但是后来换了几种方式,最后确定为猜谜语引入,一下子将孩子们的兴趣提起。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给学生一种情境,后面的几个环节也是以想象式的形式进行学习,而不是一板一眼的,让学生惧怕习作,让他们对自己写出好的童话有兴趣。
二、重视内外结合
通过对我所编写的一个小童话故事的分析,总结出童话写作的几个要点,让学生在笑声中、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童话故事的特点,知道编写童话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基本能够把握住几个要点进行习作。在学习片段赏析之时,我着重引领大家学习抓住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经过交流,大家都认识到这段文字不仅抓住了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让他们感受到了小鸭子的粗心和气球红红的乐于助人,由此明确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是更生动形象。
同时也注意了随机应变,由于上课的属于是城乡结合的学生,所以在思维拓展时,不能更好的发散思维,学生甚至只说了一两句话就说没有了,这时候,我灵机一动,模仿着故事中的主人翁和孩子对话,让他学着把故事编写下去,逐渐学会了如何去续编故事。
当然,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对回答好的学生,我的评价还只停留在简单的好与不错之间,还应该大加赞赏,促使孩子积极的思考,大胆的发言。对于回答不到位的地方,应该及时地纠正,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慢慢地改正。
对学生的回答要全身心的倾听,不但要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也要跟上,这样才会避免浪费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能够把更多更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