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心理辅导教案
雨城区实验小学四一班 杨琛
地震的来临让人防不胜防,面对地震我们要心中不慌乱,行动不慌张。那么面对地震我们的同学具体该怎么办,下面将给大家详细讲解。
一、地震来临时:
1、如果你在平地时,要立刻找空旷处快速蹲下双手抱头颈处,等待震动结束,确认安全后勿乱跑。
2、如果你在一楼处,确认十秒内能逃离则迅速跑向空旷处双手抱头颈处蹲下等待救援。
3、如果在高楼则千万别乱跑:立即找到卫生间或能形成夹角的地方如两面墙交接处或坚实的桌柜下等安全地点等第一波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到空旷处双手抱头颈蹲下等到救援,千万别乘电梯,记得走楼梯。同学们一定按平时演练路线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撤离,切记千万不能再慌乱中选择跳楼等危险行为。
二、地震后的心理疏导:
1、教师面对学生时的表情。地震结束后,学生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而面对学生时不管心里如何切记不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表情应轻松、温暖、关爱,但切记不可表现为高兴、喜悦等表情。
2、教师面对学生时的语调和话题。老师的语言要亲切、关爱、平缓、自然,让学生感到舒服接受,千万不能紧张、激动,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老师的话题也要选择学生平时喜欢的、轻松的、能引起学生注意力转移的话题,千万不要围绕地震话题展开,即使有学生提起也要有技巧地避开、转移。
3、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时可以准备一些画笔、画纸、体育器具等让所有的孩子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下慢慢忘掉恐惧、害怕。
4、教师的心理疏导内容:
(1)、用音乐疏导:引导学生欣赏或演唱一些轻松、舒缓的乐曲,在音乐声中舒解恐惧、难受的感受。
(2)用体育活动或器具疏导: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缓解紧张的心理。
(3)、用游戏疏导: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易于操作的游戏活动来抚平地震带来的伤害。
(4)、用亲切的交流疏导:老师要和每一个孩子交流,要像朋友、更像母亲,对孩子的哭泣不要制止,只给予关注,在孩子哭泣相对平静后再以交流开导。尤其关注在地震中有亲人伤亡或自身受伤的学生。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我们老师将以更多的爱心、关心来引导学生忘却恐惧,更加将强!
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