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5)班张竣杰家长
儿子上小学了,学校离家较远,为了方便、省时,中午饭就到离学校较近些的奶奶家搭伙。可谁想到这一搭,尽搭出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来。
因为只有杰杰这个孙子,爷爷、奶奶对他是百依百顺,倍加呵护,甚至错的也说对的;只要他喜欢的,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的要求。每天中午饭都换着花样给他做他爱吃的菜,每次都问他第二天想吃什么,总之一切以他为中心。就是这种过分的迁就、纵容,在很短的时间里,让这个小家伙慢慢有了唯我独尊的思想,感觉自己好像非常了不起,所有人必须围着他转。中午放学回家,爷爷、奶奶笑呵呵地站在门口迎接,香喷喷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儿子像一个傲慢的“将军”,谁也不理,直接跑到客厅自己玩起来。任凭我们千呼万唤,轮番邀请,就是不来。我生气了严厉地批评他几句,爷爷、奶奶立即为他找借口,帮他掩饰缺点说:“小孩子都这样,我家杰儿算乖的了。”我真是哭笑不得,因为有老人在,对儿子的管教都用不上了。就这样儿子的脾气一天天的越来越大,发展到饭菜稍微烫一点都会大发脾气,谁也不能催他吃快点,否则他干脆就不吃了。他几乎每天中午饭都会让大家不愉快,看到儿子的这些坏毛病,我真是又气又急。心里非常后悔到奶奶家搭伙这事,可又怕老人生气,只好一个人憋在心里。
一天,儿子从学校带回一本2012年9月的《父母课堂》。晚饭后他做作业 ,我在旁边看书。看到其中有一篇《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柴洁心老师访谈录》,对我颇有启迪,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原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非常重要,要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太适合我儿子了,于是我借鉴了柴老师培养她小孙子的方法:给孩子画一个简单的表格,上面是“我叫快兔子”,下面是“我叫慢蜗牛”,我给儿子规定中午放学回家,先洗手,然后帮助大人摆碗、筷,自己盛饭、夹菜(多吃蔬菜);吃饭时间20分钟,吃完饭就得一只快兔子,做不到就是慢蜗牛了,得了5个慢蜗牛,就要抹掉一只快兔子。如果表格里面都填满了快兔子,我们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儿子一听可以满足他一个心愿,立马答应实施计划。
第二天,中午饭前我把做好的表格给爷爷、奶奶看,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结果全家一致通过了这个训练方案。因为有满足儿子一个心愿的诱惑,儿子很积极的按表格规定做,每天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按时吃完饭,马上跑去画快兔子。爷爷、奶奶看见孙子变乖了,眉开眼笑一个劲夸他。这使得儿子的兴趣更浓,做事情更有劲了,每一次画完都要点点数,看什么时候能画满表格,希望能给他买一个《三国志》里的人物拼装玩具。
自从这个训练开始后,慢慢地看着我们家的慢蜗牛一天天转变了,爷爷、奶奶、我别提多高兴了。现在我们吃中午饭几乎没有管过他,大家都愉快地享受午餐时光。通过这件事我也深深体会到,好的教育需要好的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东西,改掉坏毛病,远胜于简单粗暴、教条啰嗦的教育方式。看来在陪儿子一起成长的道路上,我和儿子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余学萍老师点评:我们的家长非常 用心地教育孩子,并学以致 用。很明显效果还不错。张竣杰小朋友在我们班年龄最小,课前准备特别慢。当我知道他妈妈的计划,也配合进行教育,孩子的情况有所改变。不过,我认为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仔细观察,多多的交流 ,让教育效果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