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案例
1(5)班 辅导员 陈晓娟
辅导 对象 | 小A | 班级 | 一(5)班 | 性别 | 女 | 年龄 | 7 | 辅导 日期 | 4月20日— 4月26日 | |
基本 情况 | 小A,女,7岁,一年级。乖巧懂事,有礼貌。学习态度端正,与同学相处融洽,性格比较开朗,活泼好动,学习成绩还不错。 | |||||||||
问题 表现 | 余震发生时,脸色发白,全身发抖,安静不下来,显得很不安。 | |||||||||
原因 分析 |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我紧张的心情得到了些许平静,想要到学校去看看有什么安排。小A是我第一个看到的孩子。刚进校门,小A就跑过来,紧紧地抱住了我,不停地问我:“陈老师,地震好可怕,你害怕吗?”我一边抱着她,一边说老师也很害怕,不过现在安全了。我在操场上找了的空位坐了下来,小A也挨着我坐下。她奶奶告诉我,她就是喜欢跟老师一起。当时我也没有在意。直到11:30的那次大余震,我才意识到,孩子内心的恐惧。眼看着身边的篮球架来回晃动,孩子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全身发抖,脸色惨白。我一把把孩子搂在怀里,轻轻地安慰着她。过了许久,她才平静下来。 | |||||||||
辅 导 对 策 及 过 程 | 第 一 阶 段 | 4月20下午: 1、通过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绪波动,使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 2、和小A一起玩,转移注意力。 3、让小A和两个同院的小伙伴一起玩。 4月21日至4月25日 由于孩子和家长一起把帐篷搬到了假日广场,我打电话给孩子,询问孩子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 | ||||||||
第 二 阶 段 | 4月26日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今天学校复课了,小A看到我,依然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种被人依赖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想宽松、和谐、文明,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震后第一堂课,在全班进行震后心理辅导。在讲到遇到地震时的勇敢故事时,小A也勇敢得站起来说她是怎么避震的。下课后,小A 跑到我身边,小声地说:“陈老师,我也想到芦山去救灾。”一句天真的话,却听得我很开心。我鼓励她说:你真勇敢,真有爱心。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 |||||||||
第 三 阶 段 |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她的情绪变化,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早日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 | |||||||||
辅导 追踪 | 1、师生反映: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 2、小B父亲反映:孩子这两天在家更健谈了,也敢和爸爸妈妈一起谈论地震了。 3、小B自己:现在如果再遇到地震,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 |||||||||
反思
| 1、从结果来看,矫治有一定的成效,当然对其教育与帮助还将持续下去。 2、学校集体生活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是非常大的,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3、对于受到伤害的孩子,要多观察,多了解,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