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学“解决问题”
——记雨城区片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讨活动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新课程却改变了应用题独立专题呈现的形式,改成了“解决问题”,并分散到不同的单元中,螺旋上升。很多时候就象蜻蜓点水一样,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在考试中,学生失分最多的也是解决问题的题目。新任教师也不知如何教学“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显得尤其重要。针对这种现象,10月13日,在区教研员林霞老师的带领下,雨城区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和片区的四年级数学教师齐聚雨城实验小学,针对“解决问题”展开了为期半天的教学观摩和专题研讨活动。
兴贤小学的余学敏老师和雨城四小的郭顺跃老师分别执教了西师版四年级上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解决问题”,两位老师通过自己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整堂课主线清晰、脉络分明,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两位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解决问题”不再是难题,有了明确的方向,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课。
接着,市级学科带头人贺建平老师给听课老师们做了题为《“解决问题”的教学之我见(2)》的专题讲座。从分析新教材“解决问题”编排特点入手,指出了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惑。在如何解决这些困惑上为老师们提出四个对策:深入研究教材,了解“解决问题”在各册教材中的编排体系,寻找着落点;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组织有效地交流;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灵活而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然后,市级学科带头人陈建峰老师给听课教师们做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专题发言,着重从备课、上课和建议及要求三个方面谈自己的感受,并结合两位教师的上课给予了精彩的点评,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教研员林霞老师作了总结性的发言,并通报上期各校的成绩,并指出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要求。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们明确了今后教学“解决问题”这一专题的方向,即“解决问题”教学要渗透到各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用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来审视我们“解决问题”教学,使知识、思维方法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这次教研活动还增进了雨城区教师的合作交流,让教师们在“解决问题”教学时有了更好的方法,也让学生不再怕“解决问题”了,喜欢上了“解决问题”,更促进了片区数学教学工作的积极开展。
雨城区实验小学:黄宗绪 耿寄翔
2011 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