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
1. 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 美丽地球图片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思路:让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明白今天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二、回顾课文内容。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地球是美丽且可爱的;但是地球很渺小,且地球的资源有限;我们不能移居;我们要保护地球。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回答,交流,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巩固旧知。
三、找出课文主线
1.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
2.多种形式读宇航员的感叹。
设计思路:这篇课文主线就是:地球太可爱了,可是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找出这条主线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
四、研读课文
(一)研读“地球可爱”
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1.学习第一段(课件)
(1)“薄”字读音。形容厚度小读“bao”和浅在一起时读“bo”
(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出示精美的地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地球的美丽。
(3)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来把这段话,再美美地读一读。
(4)齐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5)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是对地球的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课件:地球无私地向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1)板书:无私 慷慨。
(2)你是如何来理解这两个词。
(3)地球无私的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同学们都知道那些矿产资源?象这些要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地质变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远消失的资源,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除了这些资源,地球还向我们人类提供着什么资源呢?(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这些资源的特点是可以循环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资源。可见在这段话中提到的矿产资源只是地球的各种资源中的一种,你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吗?(板书:举例子)
3.总结:地球赋予万物生命,哺育人类成长,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美自己的母亲。齐读(课件: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设计思路:学生对于地球外观的认识不够直观,所以我在设计PPT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但用了精美的地球图片,还加入了优美的音乐,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研读“地球容易破碎
过渡: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感受地球的渺小。
教师出示PPT,让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渺小。
2.第3自然段。
(1)第三段告诉我们,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是什么态度?(不加节制的开采)怎样的开采叫不加节制,说说你的理解。这让老师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据科学家推算,依照现在的速度,煤再有100年左右将会完全枯竭。(板书:不加节制)你知道“枯竭”意味着什么吗?
(2)作者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他在写这一段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气愤、不满、着急、告诫……)
(3)那么,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3.第4自然段。
(1)人类又是如何对待可再生资源的呢?抽生读。
(2)“本来”是什么意思?换成“原先”再读一遍。
(3)现在呢?为什么?
(4)“本来”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板书:不能再生。作者在表达方面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5)你知道人类的这些破坏行为,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吗?生交流。
(6)老师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关资料。(出示课件)
(7)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8)是啊,地球妈妈因为人类没有好好地保护你,你原来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而现在却面容憔悴,伤痕累累。谁来接着说。(把诗补充完整。)
(9)把我们现在的心情融入到这段文字中,自己练习读一读。
(10)抽生读。评价。
设计思路:学生对于人类对于地球母亲的破坏,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预习时我就让学生认真搜集关于人类破坏地球的事例,让学生交流,触动学生的内心;同时我在制作PPT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一点,找了很多人类对地球破坏的触目惊心的图片,再配以凄凉的音乐,帮助学生融入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同时在教学中感悟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用词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学习人类不能移居
1.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资源又是那么有限,我们就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
2.“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万亿千米之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
3.那么40万亿千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设计思路:课前,我做了一个计算,就拿飞机以每小时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计算。你们知道飞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猜猜看。600万年!能到达吗?人类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这样学生更能直观形象地明白我们是不可能移居的。
4.地球被破坏了以后,我们真的是别无去处。因为我们只有——生齐答:一个地球!
五、回到课题,升华情感
1.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去处!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2.让我们一起来向全世界呼吁,端起课本齐读。板书:精心保护地球
3.交流:
我想对地球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人们说:————。
设计思路:学生在充分体会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好好保护她时,教师及时地让学生紧扣主题,交流内心的感受,是课文主题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13 只有一个地球
外观美 打比方
可爱
慷慨、无私 举例子
渺小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易碎 不加节制
任意破坏
不能移居 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