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教学资源>>教师对初三毕业生学习情绪辅导的策略
教学资源

教师对初三毕业生学习情绪辅导的策略

2010年12月07日   来源: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摘要]学习情绪是个体对学习情感的意识倾向,表现为对学习的喜恶感受和体验。良好的学习情绪对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学习情绪则起阻碍作用。因此,老师要在辅导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本文针对正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初三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提出了学习情绪辅导策略。

[关键词]初三毕业生   学习情绪  学习情绪辅导 

一、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

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在教育资源稀缺的中国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惟有考试。对于初三毕业生而言,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是尽全力拼博的阶段;同时,中考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在这个阶段,家长、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小张同学因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害怕看到家长失望的目光,眼看离考试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虽然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作恶梦,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这是什么因素在作怪呢?

二、问题的成因

学习情绪是个体对学习情感的意识倾向,表现为对学习的喜恶感受和体验。学习情绪有良好的学习情绪和不良学习情绪之分。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对学习抱有喜爱、快乐、愉快、高兴的感受,良好的学习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不良学习情绪则对学习产生厌恶、痛苦、不愉快的感受,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小张同学这时正处于不良学习情绪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好情绪,使之处于积极状态,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纠短,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拼博。

学习情绪对个体有重大影响,它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良好的学习情绪对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良好的学习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人的情绪处在快乐、愉快状态,大脑则处于兴奋状态。人的思维敏捷、清晰,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学习效率很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良好的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也会不稳定,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就有一种较稳定的指向,也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保持。

2)不良的学习情绪对学习起阻碍作用:

a、不良的学习情绪妨碍智力的开发。当个体的学习情绪处在厌恶学习、讨厌学习的状态,个体在学习中就心神不定,度日如年,注意力涣散,思维混乱,记忆力衰退,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就差。青年学生富于幻想,追求完美,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当无法承载生活、学习竟争带来的打击时,往往容易消沉或怨恨人世的不公。时间一长,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感悟灰暗的思维习惯。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憎恶、悲哀等,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消极心境,如怨忧、烦燥、闷闷不乐等,具有减力作用,可以减弱人的活动能力,使人意志消沉、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从而降低人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b、不良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个体把学习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他的学习就会是被动的,是为了应付家长,应付教师,是“要我学”,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

小张同学“学习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作恶梦”属于学习过度焦虑,这就是一种不良的学习情绪。而正是这种不良的学习情绪使得小张同学陷入了“学习成绩下降——过度焦虑——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对初三毕业生进行学习情绪辅导。

三、学习情绪辅导中的几点体会

1,兴趣引导,激活学习情绪
  大家都知道,好学之不如乐学之,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习因素中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成分。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师用兴趣激活的,是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丰富多彩的言行展示出来的。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自身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师德高、师业精,同时师仪端庄、秀美,学生对教师产生外在的审美情趣,从而产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语言的使用上,老师特别要练就声音,使之有渗透人心的魅力,教育教学应讲究抑扬顿挫,充满青春的活力和热力,具有很强的磁力和感染力,学生听课是一种享受,当然就能产生学习兴趣。

 2、巧用夸奖,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效果有一个维持系统,这就是情感、意志,因而,教师必须满足学生自尊心和荣誉感需要,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教师夸学生,就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去获得又一个成功。当然夸要讲究技巧。首先是夸得真,老师在了解学生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以后,针对学生的知识程度出考试题目,试题以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做出来为准。有了进步,再出更难一点的试题,难度也是让学生费点功夫就能做出来,让学生通过思考考出好成绩,激发学生从学习中产生一种喜悦,从而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焕发学习的热情。二是夸得诚,学生对大而空的夸是反感的,老师夸学生是从学生进步方面去“夸”,是从学生闪光点方面去“夸”。可以从纵向、横向不同角度夸学生,比如一学生在一次考试中总分下降了,该学生就觉得自己退步了,这时老师可以从横向角度指出该学生在班里名次提高了。三是夸得及时,凡是学生有丁点进步,老师就要夸。一、找乐趣,生活中养成愉快的习惯。
  3,增强自信,快乐的学习  

有些考生一进考场就心慌意乱、面红耳赤,审题,回忆知识出现障碍,思路紊乱,答题零乱,情绪不稳定,思想高度紧张,甚至出现晕场……这就是考试中的临场紧张现象。究其原因,很大方面是对考试成败意义的过分夸大。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分功能绝对化的影响以及家长的施压,考生片面认识分数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系,思想负担过重。这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应对家长和自身在升学方面的压力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从提高自信心的角度去缩小同强烈愿望之间的反差,应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该复习的都复习了,还怕什么?高扬起自信的风帆,消除紧张,增强自信。

4,心理暗示,消除过度焦虑

要消除消情绪,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记不住时,情绪肯定低落,且效率不高。因为这种心态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的投入学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体内都有一颗成功的种子,也许有的还在休眠,快些把它唤醒,它会把你带到成功的高峰。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消极情绪,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复习学习效率。


  5、顾眼前,感受成功带来的愉快
    理想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也无法在瞬时让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阶段制定目标,指导学生把眼前的事做好,从而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成功的乐趣。有了阶段的目标,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阶段的目标往往难度小,易成功,而这些小小的目标,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就是森林中的一棵树,汇聚多了自然就成了汪洋大海、茂密森林。
    总之,老师一定要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情绪辅导有利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对学习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

Copyright©2015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