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关于深入开展“亮比评创”活动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实施方案
党建工作

关于深入开展“亮比评创”活动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2年02月17日   来源: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关于深入开展“亮比评创”活动

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实施方案

蒲江县朝阳湖学校党支部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质量考核优秀学校学校。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切实改进师德师风、提升服务效率,全面加强我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标杆和示范,根据中共蒲江县教育局委员会有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深入开展“亮比评创”活动,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以“亮比评创”活动为抓手,努力把我校建成服务社区群众的示范窗口、学生和家长的满意窗口、展示精神风貌的形象窗口,组织和引导党员树立良好形象,改进工作作风,模范履行职责、优质服务群众,从而提高我校师德整体形象,建设“平安幸福、文明高效”的美好校园。

二、目标要求  

认真赶超标杆,对照党员公开承诺要求,开展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的推进方式广泛开展“亮比评创”活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带动群众创先争优、健全机制、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树立形象,促进党支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争当创先争优活动标兵。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亮比评创”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下列成员构成的领导小组:

组  长:喻志全

副组长:罗长平

组  员:李敬  唐荣华  罗功林  叶志翔  邹玲

四、明确活动内容

结合“亮比评创”活动内容和我校自身的特点,在党员中开展:亮坐标、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技能、比服务、比实绩;开展党员自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创一流领导班子、创先进党支部、创先锋示范岗、创优秀教师团队等一系列活动,为推动学校教育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学生家长,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朝阳湖镇经济社会文化赶超发展步伐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实行“四亮”,激发党员动力。

1、“亮目标”。开展“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活动,对照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目标,在分析自身情况,寻找存在问题,提出赶超目标,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审视,确立本县五星学校为我校可学可比可超的对象,争创县优秀学校的奋斗目标;每位党员教师也要确立自己可学可比可超的对象和奋斗目标。

2、“亮身份”。每个党员办公桌上都设立一块“党员先锋示范岗”牌,公开每个党员的相关信息;设立党员公示墙,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党员佩戴党徽,发挥党员的先进性。通过亮身份,增强党员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亮承诺”。党员同志围绕“加强学习、爱岗敬业、转变作风、倡导美德”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建立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台账”,并对党员作出的承诺书进行公示,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确保在各项工作中争先创优,树立榜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高服务效能。

4、“亮形象”。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帮教活动”、党员上“示范课”,设立“党务公开栏”等活动,积极探索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有效管理、有效提升的新模式,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和“学生最尊敬最爱戴的老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展示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形象。  

(二)通过“四比”,展示党员丰采。  

1、“比学习”。开展自学、网上学习、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与途径,鼓励党员、干部、教师“学思想政治理论书籍”、“学现代前沿理论、知识”、“学一流先进典型”、“学创新创造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多读书报,关心世事,增加理论积淀,提高综合素质。规定每个党员每学期精读政治理论原著1—2本,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  

2、“比技能”。积极引导党员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通过开展“我型我秀活动元课堂教学合格课、优秀课”献练评课活动、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案例、论文评比、能手、新秀送教等活动,比教学方法、比教学效益、比教学业绩,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3、“比奉献”。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党员教职工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科学学习,科学施教,天天有收获,人人有成就”的轻松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得到优质的教育、优质的服务、优质的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家园。

4、“比业绩”。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团结努力,狠抓落实,凝聚全校师生、家长、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在教育创新、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教师发展等方面争取新突破,创出新业绩。通过比成效、比贡献、比业绩来推动学校快速高效的发展,形成积极向上、奋力争先的工作氛围。

(三)组织“四评”,树立党员先锋形象。

1、“党员自评”。对照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干部经常进行自评、反思,查找问题和不足,明确自身努力方向。

2、“党员互评”。对照党员标准,适时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在党员中开展互评活动,通过批评与真诚的帮助,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永葆党员先进性。

3、“领导点评”。党员干部要深入教育第一线,参与教研组学习与研讨,全面掌握情况,采取现场点评、集中点评、个别谈话、随机点评等多种方式对每名党员进行评议。通过点评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明确努力方向,力求点出动力,评出实效。

4、群众测评。定期组织教师群众对党员进行评议,开展家长对学校师德满意度情况调查,做好群众意见的反馈,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四)拓展“四创”,提升工作实效

1、创一流领导班子。深入开展“两抓两带动”活动(即抓领导干部业务学习,带动领导班子专业能力发展;抓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带动领导班子团队建设。),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个执行有力、管理有方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扬民主形成有事一起想,有经办一起使的良好氛围;实施“一线工作法”,即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听评课、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及时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师生、家长权益。

2、创先进党支部。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工作,通过“四亮、四比、四评”活动,广泛开展“大家访”、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促进学校全面工作更上一层楼。

3、创党员先锋示范岗。根据学校不同岗位,设立“党员管理示范岗”、“党员服务先锋示范岗”、“党员优秀园丁示范岗”以党员先锋示范岗为载体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4、创优秀教师团队。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校本研修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德艺双馨型教师队伍。

五、活动推进

第一阶段:学习定标阶段(2012年2月10—20日)

1、分析自身情况,确立学校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目标任务,选定可比可学可赶的先进单位作为学习的标杆和赶超的对象,对照标杆查找差距与原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赶超计划和目标。

2、组织党员干部去标杆单位实地考察和学习。

第二阶段:集中承诺阶段(2012年2月20—29日)

1、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共蒲江县教育局委员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创先争优活动的文件精神,讨论具体落实措施。

2、制定《深入开展“亮比评创”活动,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实施方案》并告知全体党员。

3、党员公开承诺进橱窗,接受群众监督

4、党员“四亮”工程落实到位,亮目标、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激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阶段:主题实践阶段(2012年3—7月)

1、开展党员“四比”活动,比学习、比技能、比服务、比业绩,参加学校教学好课评比,参加教师技能比赛、党员干部上教学示范课,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2、开展党员“四评”活动,党员自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等活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进行意见反馈,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充分彰显党员优秀品质和先进形象。

第四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2年7月—十八大召开前)

1、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2、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表彰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六、活动要求

1、落实领导责任

组织开展好“亮比评创”活动是学校党组织的的一项重要任务,领导小组成员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订“亮比评创”活动方案,召开动员会,保证“亮比评创”活动落实到位。

2、全面营造浓厚气氛

通过“四亮”活动展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出学校党支部开展“四亮四比四评”活动的浓厚氛围。

3、深入开展“亮比评创”活动

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亮比评创”,并把各位党员参与活动情况纳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中,作为评价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

总之,各项主题活动要紧紧围绕学校当前工作的重心,与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并带领广大教师,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朝阳湖学校支部委员会

二0一二年二月

 

社区通行证

Copyright©2017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