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莘莘学子>>文学佳作>>一颗种子的启示
文学佳作

一颗种子的启示

2014年06月11日   来源:沧州市第十五中学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一颗种子的启示

                  ——礼仪教学反思                           

摘要:对于青少年一代来说,他们是一颗刚萌芽的种子,应用甜美的雨露,营养的甘泉,生机向上的话语来滋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孜孜不倦的教诲,而且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人文教育,要勇挑,勇闯,勇开拓,才不辜负于“教师”的称谓。

关键词:遵循礼仪   强化教育   情感教育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颗种子的繁衍生息都取决于它的本质。其实人不也是一颗种子吗?

《三字经》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就是人——“这颗种子”的本质性的发展过程。我们这颗种子不管生活于富贵或贫穷的环境,但都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我们“礼仪之邦”的每个成员,都要明了礼仪,遵循礼仪。尤其对于青少年一代来说,他们是一棵刚萌芽的种子,应用甜美的雨露,营养的甘泉,生机向上的话语来滋养。让这颗种子明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当今社会有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时时发生,这表现出对礼仪有了一些疏忽,那么怎样让我们的下一代“出淤泥而不染”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孜孜不倦的教诲,而且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人文教育。礼仪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所以,我要勇挑,勇闯,勇开拓,只有这样我觉得才不辜负于“教师”的称谓。

礼仪课在我校开展了一年半,我在上每一节课后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我认为主要有三点问题:

一、现在中学生的礼仪观念模糊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主要原因是“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这也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让学生们明了我国礼仪文化对我国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朝鲜、韩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炎黄子孙应责无旁贷的弘扬和传承礼仪文化。

二、在中学生服饰穿着、语言举止方面强化礼仪观点

中学生叛逆心理很强,受各方面的影响,在服饰穿着、语言举止方面须强化礼仪观点。基于这一原则,从人文角度处理,对服饰穿着进行正面的讲解:“对于中学生来说现在正是阳光灿烂,激情飞扬的时刻,应用色彩鲜明的运动服和简洁大方的休闲服、校服来修饰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迸发出青春和朝气,感染别人使其蓬勃向上。”对语言举止方面,采用对比方式进行教育。因为中学生现已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把一些好的和坏的表达行为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从心里觉得可爱,可敬,可笑,可恶,从而检讨自己,修正自己,达到共识。

三、现在中学生感恩情感缺乏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6人甚至更多人一起疼,且不说人间至爱,也可谓掌上明珠。所以大多数孩子溺爱有加,不知应如何感恩。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针对这种现象我选择了一节《亲情礼仪》课。

用学生们都熟知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进入课堂,当学生们唱着这首歌时有很多张面孔并无表情,甚至有些不屑一顾,面对这种情景我真有些诧然!问学生们关于“母亲节”“父亲节”的日期,学生们回答比较流畅。因此,我表扬学生们:“说明你们还是比较关心自己的父母”。然后,我播放《成长故事》,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的画面:从刚刚落地哇哇啼哭——呀呀学语——一起玩耍,互相帮助,互相友爱,一起学习……”学生们被画面感染了,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们举一些爸爸妈妈关心他们的例子。学生们几乎是一瞬间都长大了,沉思了一会儿,大部分同学“规矩”的举起了手。当每一个学生在讲述的时候,班里竟是出奇的宁静,有些学生甚至讲着讲着哽咽了,但还是坚持将这份深情讲完……我不忍心打断学生们高涨的深情,我顺着学生们的心演唱了一首《母亲》,学生们听着,想着,感动着,课前的不屑一顾现已变成了满怀深情的泪水……我轻声地问了一句:“那我们应怎样报答我们的父母呢”?大家激情发誓般的话语震撼着我,感染着我。我便又留了一个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洗脚,一次写一篇作文或诗歌。这个作业无一人缺席,都交到我手里,看着孩子们有些稚嫩且真诚地语言,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他才拥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爱是无私的,永恒的,我们用心去爱那颗种子,让他在礼仪这春天般的泥土滋润下,感悟智慧,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性情。当它在礼仪的气息中长成参天大树时,再让它用它的芳香、甜润的乳汁去滋养更多颗种子……

上一篇:一颗种子的启示下一篇:水仙

Copyright©2015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