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四小是一所典型的希望小学,坐落在一条没有名字的道路旁,而就在转角处,另一所如别墅般的小学与之形成强烈反差,不觉让人看着有些不知所措。

“哥—哥—姐—姐—们—好!!!!”孩子们排成一个过道,显得异常兴奋。
一进门,我们便接受了简陋但热情的款待,起初我们还在担心孩子们会不会理睬我们,但此时我们发现这种担心是毫无理由的。在上楼的路上一直有孩子好奇地跟在我们后面,这让我们突然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一年只能见几次……”接待我们的大队辅导员深有感慨地说。那时的我们还在为爸妈不给买四驱车而怄气,而对于他们,连见到父母一面都是一种奢望。这里的孩子过着与城市里的孩子不一样的生活,这里的孩子得过早地承受本应该成年后才会承受的孤独。但同时,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独立和友谊的意义。

“茄子~~!!!”大家齐声喊道。孩子们的兴奋劲溢于言表。
孩子们都选好自己的位置端端正正地坐好,给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佩戴上红领巾,活动便随即开始了。
游戏中的孩子总是最认真的。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就是“抬杠”,即多人用一根食指背抵住一根长杆,在食指不能离开杆的条件下将杆从空中放在地上。传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一旦有人的食指稍微离开杆,自然会主动向上抬,但会因用力稍大而将杆顶起,结果人的食指就离开了杆,接着便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杆反而会因此而慢慢上升,无法到达地面。但是,让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六个组竟有四个组挑战成功。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他们用认真与相互的信任换来的胜利果实,在没有父母的生活中,他们已懂得了信任对方,理解对方,帮助对方。
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异常踊跃,不放过每一次机会,有的孩子甚至要站在桌上想弥补身高的不足,完全没有感到一丝与父母久离的失落与哀伤。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很久违的触动,似乎我们又回到了小学的时光,回到了那个充满朝气与稚气的年龄,那个无所顾虑的年代。

“我想要一个溜溜球!”“我想成为医生,赚钱给爸爸妈妈买衣服”“我想……”
孩子们以小孩特有的姿势,趴在书桌上,在各自的彩色卡纸上用彩笔描述出自己一年内或是将来想要实现的梦想,在明年回首之时,开启自己一年前封藏的承诺,看是否有所达成或是更进一步。
虽然字迹还不是很成熟,但他们一笔一划都写得非常认真,他们把自己的愿望画上花边,盖上修饰。有些孩子还不愿意让我们看到自己写的,躲猫猫似的把自己躲在折起的卡纸中,时不时瞅一眼我们是不是在偷看,并露出一脸天真而顽皮的笑容,像是藏了一个“小秘密”。
最后,大家都把自己的愿望放入一个大礼盒中封藏,交给了我们,等待明年归来之际再度启封,放飞更高的希望。我们手中托着这个礼盒,倍感沉重,却更为孩子们的愿望而感到喜悦。在他们的好奇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名为“希望”的东西。
这次龙泉四小一行,我们带给他们很多书籍,希望这些书能帮助他们成长,而同时,他们也带给了我们很多东西,而且远远多于,且远远贵于我们送予他们的,那便是久违的源自童年的喜悦,源自内心的喜悦。而他们给我们展示的在坎坷的苦难中磨砺出的坚韧与认真,信赖与默契,更是无法以价值估计。这些,我们又能在城市中学到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