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精品资源>>二年级>>《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二年级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亳州九中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2012-06-29 11:02: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亳州九中    沈明生
设计思路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课本二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具备了"3个较小数连加"和"2个三位数相加"的计算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依靠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方法"的计算顺序。教学设计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估算在研究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开展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3、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4、重视统计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穿插渗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甚至巧妙地进行计算。(知识目标)
2.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目标)
教学准备: 课件ppt
学具:练习本
  •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用竖式计算:
517+112=       425-224=       692-128=         372-143
  1. 计算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一题,30秒内完成,然后组织点评学生的作业。
  2. 反馈要求:瞪大眼睛看,开动脑子想,声音大又亮,比比谁最棒!
二、探究新知
组织观看《给孩子一本好书》的小影片引入新课。
师:书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可是有很多贫困的孩子买不起书,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捐书)
其实在我们身边常有为希望工程捐书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
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作了个统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捐书活动”过程出现的数学问题吧!(板书课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是建设小学、民族小学捐书情况。根据图表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预设)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的整理的能力。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一情境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了空间。]
2.想一想,估一估。
(1)“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课件出示)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三位数的连加)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预设)生1:100+100+100=300(本),大约捐了300本
           生2:120+100+100=320(本),大约捐了320本。
3.算一算,议一议。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师巡视,选择好的方法让学生板演。师反馈并纠正。)
方法一:
            118+104+95          118               222
          =222+95             + 104            +   95        
          =317                       222               317
方法二:
               118
               104
             + 95 
               317
方法三:
            118+104+95
          =100+100+100+18+4-5
          =317
方法四:
            118+104+95
          =120+100+100-2+4-5
          =317
答:建设小学共捐了317本书。
(1)通过刚才的计算,同学们觉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反馈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体现估算的必要性。
(3)对比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你想把哪一种方法推荐给大家?为什么?这种方法你认为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探究出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其实啊,你们用的方法老师也都喜欢。使用哪种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确保计算准确。
4、做一做,比一比。
师:好,下面就请你用你觉得好的方法来解决“民族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1)学生独立列式,先估算再计算。
(2)汇报结果解答:
    列式:
             109+102+98
         =211+98
         =309(本)
还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
           109+(102+98)
         =109+200
         =309(本)
(3)根据数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教师给出评价)
三、巩固练习
1.我会算。
489+365=      146+198=      475+263+149=       727+114+86=
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计算比赛。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师下去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并找几个学生上前板演和解释计算方法。师给出评价和反馈。)
【设计意图:巩固竖式计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他们竞争意识。】
2、智慧岛。
幻灯片展示商场促销图
师: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淘气和妈妈去商场购物。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你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元?
(先让学生估计大概需要多少钱,再进行计算)
(2)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回哪三种商品?
(先让学生估计,500元大约能买哪几种商品,交流自己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进行计算。)
(3)妈妈至少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
(先让学生估计,妈妈至少买哪几种商品能获得大礼包,就要知道要买的这几种商品的总价必须是1000元或1000元以上,所以应选择价格比较贵的商品。也可以想出买三种以上商品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表达想法,只要买法合理就行,师适当给出评价和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解决一道买东西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能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但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加,而且还解决了不少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记住我们这节课学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再算一算,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用脱式计算,能口算的可以口算,为了使计算简便,还可以把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生活中及时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它。
(成功和体验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享学习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课后调查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在小组内交流调查结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入到具体的环境中,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估测。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首先我通过课件展示捐书情况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去探索多种算法,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整节课的每个教学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既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编排意图,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这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献爱心的教育。
 

Copyright©2018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