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
2012-05-17 17:29: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
亳州九中 孙友玲 在阅读过程中,我将翻录到电脑上的录音进行播放,同时在电脑屏幕上相应呈现图像剪辑,使学生不仅在听觉,而且在视觉上都能受到刺激,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由于阅读训练的目的是要尽力抓住主要内容,而不是细枝末节,因此,我并不要求学生把每个词、每句话都听懂,而是要求他们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我把这个步骤分为两步:首先,播放整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尽力抓住主要内容,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与自己听前所做的预测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听完后完成相应的练习。其次,进行逐段播放,在每段结束时留出1~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要求他们完成第二和第三大题。如此一来,既给了全班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单独答题;又避免了部分学生(阅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由于来不及记录而影响到对下部分文章的理解。 在阅读训练前,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有了相当充分的预测,所以在阅读理解时,相对容易了好多,学生都很认真,而且学生的参与面也明显比以前更广了。 听完之后,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中出现的两大题。其中,第二大题的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一般听完后就能完成;对于第三大题,由于大部分都是细节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全部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针对个别还不能确定的题目,我重新再放一遍录音,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然后进行全班核对。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加深对该篇阅读材料的理解并及时巩固,我再次向学生呈现图片,但这次我把声音取消掉了。我要求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根据刚才的理解,对该篇课文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为了避免有部分没有轮到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我要求学生先进行小组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共同确定本次阅读材料的要点,并且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陈述。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将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陈述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本组的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该组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再次训练了其他学生的阅读。最后,为了及时将阅读训练与写作联系起来,我又要求学生将这篇阅读材料改编成作文,作为课后的作业。 通过这一系列的阅读训练,学生对阅读训练的兴趣明显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训练的兴趣,变教师要他们听为他们自己愿意听,教师应少一些应试阅读,多一些求知阅读;同时,教师也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变单调的阅读课练习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视听说课,使学生的视、听和说各项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因为,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延伸,只有将听和说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整个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