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精品资源>>教师作品>>英语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教师作品

英语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亳州九中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英语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2012-05-17 17:29: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亳州九中    孙友玲

     在进入九年级英语紧张的复习阶段教学中,我渐渐发现学生们对阅读课的兴趣不再象七年级及八年级时那样浓厚了,其间经常会有学生溜号或忙于做题。这使我开始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认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我一直在教学中实践着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包括平时大家都认为比较枯燥的语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也发现,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的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主动参与到阅读训练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训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在做阅读练习前,适当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阅读材料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首先在黑板上呈现该课标题“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并向学生出示了以下讨论题:Why were the Berlin Olympics important for basketball ?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小组讨论,预测一下本文将会谈到些什么,然后,我将课前准备好的有关basketball的图片一一向学生呈现,从而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具体basketball的素材,为接下来的阅读训练做好铺垫。
在阅读过程中,我将翻录到电脑上的录音进行播放,同时在电脑屏幕上相应呈现图像剪辑,使学生不仅在听觉,而且在视觉上都能受到刺激,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由于阅读训练的目的是要尽力抓住主要内容,而不是细枝末节,因此,我并不要求学生把每个词、每句话都听懂,而是要求他们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我把这个步骤分为两步:首先,播放整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尽力抓住主要内容,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与自己听前所做的预测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听完后完成相应的练习。其次,进行逐段播放,在每段结束时留出1~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要求他们完成第二和第三大题。如此一来,既给了全班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单独答题;又避免了部分学生(阅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由于来不及记录而影响到对下部分文章的理解。
在阅读训练前,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有了相当充分的预测,所以在阅读理解时,相对容易了好多,学生都很认真,而且学生的参与面也明显比以前更广了。
听完之后,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中出现的两大题。其中,第二大题的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一般听完后就能完成;对于第三大题,由于大部分都是细节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全部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针对个别还不能确定的题目,我重新再放一遍录音,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然后进行全班核对。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加深对该篇阅读材料的理解并及时巩固,我再次向学生呈现图片,但这次我把声音取消掉了。我要求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根据刚才的理解,对该篇课文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为了避免有部分没有轮到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我要求学生先进行小组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共同确定本次阅读材料的要点,并且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陈述。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将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陈述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本组的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该组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再次训练了其他学生的阅读。最后,为了及时将阅读训练与写作联系起来,我又要求学生将这篇阅读材料改编成作文,作为课后的作业。
  通过这一系列的阅读训练,学生对阅读训练的兴趣明显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训练的兴趣,变教师要他们听为他们自己愿意听,教师应少一些应试阅读,多一些求知阅读;同时,教师也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变单调的阅读课练习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视听说课,使学生的视、听和说各项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因为,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延伸,只有将听和说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整个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水平。

Copyright©2018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