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业量与标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每 节课都要求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和课后作业。
2、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布置作业要依根中学课程标准、 教情、 学情以及新课程的要求对配合教 材下发的同步练习册、课本书面作业、作文等,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后,结合 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后布置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
3、作业收交及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 服、指导,及时追交,达到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 作业的形式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4、要求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都要及时批改。从教师的批改日期标注评语、到 学生的作业本的整洁格式书写、改错方式等都要严格规范,借此确保学生良 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教师批改作业要准确无误,严禁利用学生批改作业与试卷,提倡教师运用 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
6、收集学生优秀作业。教师有责任留心并收集推荐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 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分别展示给学生,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7、学校坚持严格的作业检查制度。用定期检查、抽查、自查相结合的办法, 各年级级主任每四周对作业进行定期检查,并作详尽的记录;在每一个作业 检查周期内,由学校组织,级主任随机对作业进行随机抽查。 本制度自制订之日起实施。
高新一中
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