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校管理>>校园安保>>安全疏散演练实施方案
校园安保

安全疏散演练实施方案

2013年04月25日   来源: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一中学   字体:【  】共有评论0条

 

       一、演练目的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校园安全演练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应急避险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基本要求

 

       1、为了积极、有效地应对危急情况,临阵不乱,各班主任务必高度重视,事先作好演练动员工作,以确保应急演练安全、有序地进行。全体学生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参加活动。

 

       2、校园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事故紧急疏散时,在教室的教职员工是该班的直接负责人,教育学生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严禁高声喧哗、制造恐慌,有序组织学生从教室撤离,按学校规定的分流路径疏散,就近在教室前后出口处离开。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到学生撤离后才能随学生一起撤离。班主任应立刻到班里和任课老师一起组织学生撤离。

 

       3、 疏散期间全体学生应做到镇定而有序,认真听取疏散老师的指点,保持镇定,并做出正确判断。出教室时服从统一指挥,尽量前后门分组行走。到指定地点后马上按班级集中,班主任清点人数。

 

       4、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指定人员照顾特殊学生。学生每人准备一只手帕疏散时用手帕捂住口鼻。

 

       5、本次活动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任何人不得扭曲本次演练的意义,否则一切后果自负。广大学生要把本次演练作为学会在紧急时刻自救自护和掌握逃生技能的一次重要机会。

 

       三、演练具体方案 

 

       1、演练内容、时间、地点、信号

 

       演练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时间:2013年04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00。地点:学校教室----楼前广场。信号:学校统一发信号,学校广播系统统一指挥。

 

       2、教室应急演练安排

 

     (1)总指挥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演练时班主任立即就位到岗),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双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老师纠正学生姿势。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总指挥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并发出“请所有同学立刻撤离教室”的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5)听到紧急疏散演练信号后,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前半部分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后半部分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要求有序、动作要迅速,出门后按两路纵队,按指定方向跑步前行。学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后,各班班长迅速集合、清点人数,向班主任报告,再由班主任向总指挥报告。

 

       3、疏散路线: 

 

       楼层的撤离顺序是一楼的班级先走,紧接着是二楼、三楼、四楼的班级。每个楼层的靠近楼梯的班走在前面,后面的班级紧跟。

 

      (1)北教学楼:听到撤离信号(广播播放)后,初一4班、初一3班、初一5班、初一6班、初二7班、初二6班、初二12班、初二11班从教学楼西楼梯撤离至操场;初一1班、初一2班、初一7班、初二1班、初二2班、初二3班、初二4班、初二5班、初二8、初二9班,初二10班从东楼梯撤离至楼前广场。撤离时如遇上其他班同学,让前面的班级先走,前面的班级走完之后本班再走,不能拥挤。各班到达指定位置后按平时上操的顺序站好队(见疏散线路图)。待楼上学生都疏散下来后,各班级把队伍带到操场上按照升国旗的站位站好队,开总结大会。

 

      (2)南教学楼:听到撤离信号(广播播放)后,初一8班、初一9班、初三5班、初三6班、初三12班、初三11班、初三3班、初三4班从教学楼西楼梯撤离至操场;初一10班、初一11班、初一12班、初一13班、初一14班、初三7班、初三8班、初三9班、初三10班、初三1班、初三2班从东楼梯撤离至楼前广场。撤离时如遇上其他班同学,让前面的班级先走,前面的班级走完之后本班再走,不能拥挤。各班到达指定位置后按平时上操的顺序站好队(见疏散线路图)。待楼上学生都疏散下来后,各班级把队伍带到操场上按照升国旗的站位站好队,开总结大会。

 

      (3)创新楼:听到撤离信号(广播播放)后,高一3个班按照平时上操的路线有序撤离到操场,按照升国旗的站位站好队,开总结大会。

 

       4、职责分工及要求: 

 

       各班上课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是本班队伍的负责人,跟队伍行进。

 

  (1)班主任:①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阐述安全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②要在演练前对本班学生撤离教室的队形进行进行编排,做到安全、有序、快捷。撤离时做到:A、演习前清点学生人数;B、带领学生安全撤离;C、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并向指挥领导汇报情况。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演练结束后把本班队伍带到操场平时做操的位置站好队。 

 

       (2)楼层指挥:负责学生紧急疏散时的撤离秩序、安全管理,严防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学生撤离后清查教学楼楼层。

 

       南教学楼:

 

       四楼东楼梯口王佳,四楼西楼梯口郭静

 

       三楼东楼梯口韩希雷,三楼西楼梯口苏日娜

 

       二楼东楼梯口霍婉莹,二楼西楼梯口陈俊丽

 

       一楼东楼梯口齐国彪,一楼西楼梯口李晓霞

 

       教学楼东门口吴限,教学楼西门口黄维

 

       北教学楼:

 

       四楼东楼梯口牛跃芬,四楼西楼梯口马新奋

 

       三楼东楼梯口马嘉彤,三楼西楼梯口邬海龙

 

       二楼东楼梯口任乐,二楼西楼梯口李卫杰

 

       一楼东楼梯口贾丽,一楼西楼梯口贾慧

 

       教学楼东门口孙小健,教学楼西门口莫正栋

 

  (3)摄像:达巴拉干、高亚楠负责学生紧急疏散过程拍照、摄像积累宣传图片资料。 

 

  (4)信号:徐昌负责由学校总指挥通过广播播放演练开始、结束信号。 

 

       (5)医疗救护:李燕、张葳、朱丽君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 

 

       5、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员工

 

       6、演练纪律要求 :

 

  (1)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 

 

  (2)在教学楼内逃生过程中,学生应该弯下腰慢跑,同时用手帕等捂住口鼻,在教师的引导下按指定路线有序疏散逃生。 

 

  (3)保持一定速度,但不能相互拥挤、推搡,勾肩搭背,不讲话,不逗笑、喧哗,保持安静,有序撤离,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或楼层指挥)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 

 

  (4)下楼梯一律靠右走,左边留一人行走的通道; 

 

  (5)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演练程序

 

       1、时间: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00。由学校总指挥统一指令(用广播)。广播内容:“老师们、同学们请注意:学校现在发生地震,请老师组织学生紧急避震”。

 

       2、一分钟后,学校总指挥发出指令(用广播):“地震警报解除,请所有同学立刻按指定路线有序撤离,请务必听从指挥,不要惊慌。

 

       3、学生有序撤离到指定位置。

 

       4、清查:学生有序撤离后各门口的教师对相关区域进行清查,班主任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报告。

 

       5、演习总结及安全教育,校长作总结发言,各班回去总结演练收获。每班选2名学生写一份《安全疏散演练心得》交到政教处。

 

       五、演练过程中的安全应急预案

 

       进行演练时,各相关工作人员务必及时到岗,认真负责,确保演练过程不发生意外事故,如果发生意外事故的话应该采取以下预案:

 

        1、如果在疏散过程中发生有学生跌倒、踩踏事故,本班班主任和本楼层的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到达出事地点,要求队伍停止前进,并查看学生受伤情况,把受伤同学护送到医疗救护处现场救护,情况严重的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情况解除后演练继续进行。

 

       2、如果有同学把“演练”误认为真发生地震,产生恐慌情绪,在场的老师、班主任及工作人员马上到现场疏导学生情绪,解释演练情况,避免恐慌的蔓延。同时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一中学

                                           2013-4-10

社区通行证

Copyright©2016 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亚洲教育网